盛华医药官网

hrHPV用于宫颈癌初筛,我国加强HPV检测管理

hrHPV用于宫颈癌初筛,我国加强HPV检测管理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第二大常见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且往年轻化发展。但其实,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能够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的恶性肿瘤,所以,实行规范有效的HPV筛查策略、加大HPV检测试剂的监管,是宫颈癌防治的关键。

 

 

据相关权威机构强调,宫颈癌筛查的最佳策略为:最大化筛查的益处、最小化筛查的潜在危害,即需要识别可能进展为浸润癌的癌前病变,并避免对一过性HPV感染以及相应良性病变的探查和不必要治疗。

 

美国本土最大型前瞻性宫颈癌筛查临床试验ATHENA研究的终点数据显示,以3年为筛查周期,对比3种不同策略:

细胞学联合HPV策略

细胞学筛查

HPV初筛

相比单独细胞学及联合筛查,HPV初筛有更高的敏感性,且每查出一例CIN3+所需的阴道镜筛查数量与联合策略相似,从而支持HPV可作为除细胞学、细胞学HPV联合筛查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考虑到高危型HPVhrHPV)检测作为初筛,具有与基于细胞学的筛查策略(单独细胞学或联合筛查)相同或更优的效益,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宫颈癌筛查和预防第157号实践指南》。

《指南》推荐25岁或以上的女性,可考虑采用FDA批准的HPV筛查进行初筛,作为基于细胞学筛查方法的替代。

若采用hrHPV检测作为单独筛查,初筛结果为阴性,下次检查间隔为3年

HPV16、18呈阳性的,存高度病变风险,需马上转阴道镜

而HPV16 、18之外的其他12种高危HPV呈阳性的,需结合细胞学进一步分流

 

 

中国颁布指导原则,加强HPV检测监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HPV检测技术突飞猛进,为提高对HPV检测试剂的监管,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了《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明确了HPV检测型别范围、临床预期用途、HPV1618分型和临床验证、阳性判断值的具体方法。

《指导原则》明确了HPV检测型别范围,将13种基因型列为高危级别,5种基因型列为中风险型别,并要求检测以上18种外的HPV亚型需要提供明确的理由和依据和国际权威机构的文献支持。

 

 

HPV检测,并非检测纯粹的HPV感染者,而是为了发现已存在的CIN2+病变或未来可能发展为CIN2+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检测的技术结果,应保证对CIN2+人群具有非常高的检出率,尽可能避免因分析敏感度过高造成的假阳性。

 

相信我国HPV检测的日益规范化,通过可靠的检测技术,确定良好的性能指标,并充分理解和正确实施管理,宫颈癌的防治率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部分文字摘自: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百度学术、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