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和扁平疣的区别是什么呢?
亲,扁平疣和瘊子由于看上去像,而扁平疣和瘊子之所以分不清,是因为这两种疾病不仅同属于皮肤病范畴,而且都与人体乳头瘤(HPV)有关,在形态上,都以扁平丘疹为主,但是实际上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扁平疣是HPV病毒感染后侵犯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常出现在面部,手背和前臂上。由于多见于青少年又名青年扁平疣。
扁平疣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而致病,此外也可通过污染物,如针、刷子、毛巾等间接传染。另外,外伤也要处理好,不然HPV也会通过细小的伤口进入皮肤内引发扁平疣,而且常见的疣体沿着抓痕排列的情况也进一步说明扁平疣具有传染性。
症状表现为皮色或粉红色的扁平丘疹,多见于面部、手背、手臂,表面光滑稍隆起,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边界清楚,可密集分布或因为搔抓而呈线状排列,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人可能会感觉轻微瘙痒。
为避免扁平疣发作,平时要增强免疫力,适当的运动是提高免疫力的直接方法,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皮肤免受外伤,更要做到一人一物,不要和他人共用物品,防止被物品传染而患病。
瘊子的学名叫做寻常疣,也是一种会传染的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也是由于皮肤感染了HPV,造成皮肤和黏膜的损伤而引起的疾病。此外。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接触过病患所接触的东西未能及时洗手消毒,将手上附着的HPV病毒带到外伤处进入皮肤黏膜造成感染也会引起瘊子发病。
发病后初起小如粟粒,渐至大若黄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污黄,表面呈现蓬松枯槁,状如花蕊。皮损数目不定,少的1个,多的数十个,或散在或群聚。长瘊子之后,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若受挤压则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摩擦时易于出血。好发于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面部、脖子、前胸、后背。
平时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接触带有HPV的人和物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扁平疣和瘊子的不同点:
1、病因不同:
扁平疣是由HPV3、5感染引起的。瘊子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由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所成,也有因外伤感染HPV而引起。可见,HPV病毒引起瘊子只是瘊子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扁平疣发病一定是感染了某种HPV。
2、发病部位不同:
扁平疣多见于面部、手背、手臂。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扁平丘疹,外观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可密集分布。扁平疣有时会造成轻微瘙痒,但不可搔抓,否则会造成自体感染导致疣体大量增多,沿着抓痕排列。
瘊子一般是手指、手背、甲缘及足部、面部、脖子、前胸、后背。皮损为米粒大小的丘疹,质硬,表面粗糙,呈花蕊或刺状;初发为单个,可自身接种而增多,多无自觉症状,病程慢性。
3、症状表现不同:
扁平疣的皮损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皮损外观一般是淡褐色或肤色。扁平疣有自体传染的特点,因此常在搔抓之后疣体沿着抓痕分布,而且越抓越多。
瘊子的外观只有黄豆那么大,颜色为灰黄、污黄或污褐色,比扁平疣小很多,除了手背的皮肤以外,瘊子还有可能长在指甲甲边缘,表现为单纯性角化,若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导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